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小编的一位同学在去年年初时有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前几天我和几个朋友结伴去他家看望。一进家门,就看见孩子妈在给宝宝喂饭,“乖乖,再吃一点点,不吃饭饭不行的哦。”“咱不吃果果,来先把嘴嘴张开,把饭饭吃了。”
一位朋友就说,不能老是用儿语跟孩子说话,这样孩子的语言发育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语言发育迟缓。另一个朋友却说没关系,他家孩子就是这么养大的,现在照样巧舌如簧的。没有育儿经验的这对新晋父母就犯了难,儿语到底该不该用呢?
儿语,顾名思义是指小孩很天真的语言表达,更多的是指监护人对孩子的一种说话方式。这种说话方式更加适应刚学会说话的幼儿的语言状态,语速放慢、语调夸张、句式简化、多见叠词,比如穿袜袜、吃饭饭、睡觉觉等。对于儿语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就像我那几个朋友一样,不同的人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
宝宝在还没有出生时,其实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开始接收各种声音信息了,只不过他们是被动的,也并不明白各种声音代表的意义。婴儿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母亲的心跳声了。除此之外,他们一无所知。在出生后,孩子才开始真正与人有了实质的交流。
孩子在年幼时由于语言能力发育不完善,因此才会有简单的、不符合成人说话规律的儿语。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也在几年间突飞猛进,成人的说话方式逐渐取代儿语成为其运用一生的技能。
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婴儿在儿语环境中学习语言的速度大约会快25%。也就是说,儿语不仅没有坏处,还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有着极大的益处。
当父母和孩子用儿语交流时,会适应孩子的语言状态,故意方面语调,将复杂句式拆分,并相应地做出肢体动作配合,这样孩子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思,学习语言的速度也就更快了。但是吧,这种说法有一个问题,总不能孩子都快上小学了仍旧使用儿语吧?
这一点也正是很多人对儿语诟病的地方。儿语可以在孩子的语言发育初期使用,但当语言发育期结束后,还要不要保持这种沟通的语言状态?如果继续保持,那么语言发育迟缓会不会找上门呢?
儿语交流并不能贯穿儿童语言发育的全过程,当孩子的语言能力已经超过儿语时,儿语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这就如同当我们的课程目标是函数时,学校仍然在教学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和简单应用题一样。我们在各个阶段都会试着冲破原有的障碍,去学习和适应更高层次的规则,只会待在低级环境只会让我们退步。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语言发育黄金期在3岁半左右结束,在这之前一年半左右就应该停止儿语的运用。孩子在2岁到2岁半左右,词汇量和表达能力将迅猛增长,并且能够说出一些完整句子,在自我表达和发音吐字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时就应该和儿语说再见了。
我们总是在谈论儿语的优缺点,从最初的只能看到它对儿童语言发育的优点,到如今我们平衡地看待这个问题,说明育儿观念的进步让更多的父母受益。无论是哪一种育儿方法,都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生理、性格、心理等方面不断做出调整,更不要忘了这些方法都有一条红线存在。
[新闻中心]的相关热点
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手机版网站: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如果您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在电脑聊天,您可以通过二维码功能,直接微信或拨打电话跟我们沟通。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