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关注我们:

*必填

*必填

语音障碍

  • 李同学  【口吃】

    2分钟前
  • 韩同学  【隐裂】

    5分钟前
  • 张同学  【口吃】

    10分钟前
  • 王同学  【发育迟缓】

    12分钟前
  • 李同学  【口吃】

    12分钟前
  • 吕同学  【听力障碍】

    16分钟前
  • 施同学  【口吃】

    1分钟前
  • 顾同学  【口吃】

    刚刚
  • 孟同学  【构音障碍】

    2小时前
  • 洪同学  【社交恐惧】

    24分钟前
  • 苗同学  【构音障碍】

    33分钟前
  • 谢同学  【口吃】

    2小时前
  • 各地中心

  • 推荐专家

  • 优惠信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开口不等于会说话,你还在对孩子进行错误的引

 

前几天,有一位孩子姥姥在晚上的时候给我们的客服老师发送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是姥姥和外孙女的互动。姥姥坐在沙发上向坐在不远处地上的孩子问:谁是姥姥呀?孩子一边把手指向姥姥,嘴里同时发出“啊,啊……这!这!”姥姥又问:谁是宝宝呀?孩子并没有回答。在短短30多秒的视频里,姥姥一直在问孩子这两个问题。

看完视频后,我们客服老师对孩子的情况就有数了,所以建议姥姥带着孩子到机构来一趟,做个语言检测。转天下午,孩子如约而至。不出意外,孩子是典型的语言发育迟缓,说话晚、词汇量少、不会说整句、逻辑混乱、语言理解能力差,宝贝的问题很全面。

姥姥一边跟我们讲孩子的情况,一边纳闷:孩子的父母忙,我就在家帮着看孩子。我也知道语言的重要性,平时也没断了训个练什么的,怎么还是迟缓了呢?

 

开口不等于会说话,你还在对孩子进行错误的引


在训练不等于会训练,坚持训练不等于正确训练。方法不对,训练得再多也只是做多错多。在当代社会,父母们都早已明了语言发育对孩子的重要程度,也有不少家庭在孩子出生前就制定了语言教育计划。可是,你们真的认为你们选择的方法是正确的吗?

当孩子能开口说话时,沾沾自喜的父母还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以为孩子能说话开口就万事大吉了。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能开口不一定会说话。就拿开头这个案例举例,奶奶在重复问孩子同样的问题,孩子也只能用同样的话语回答,这就算语言训练了吗?

语言的本质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具有创造性和即时性,当别人问话时,孩子一味地重复答案只能说明宝贝的认知能力尚未达到标准,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我们要知道,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有90%以上源自于家庭,监护人对语言教育的忽视和成长环境的语言混乱造成了孩子语迟的问题。如今,语言训练方法错误慢慢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孩子的成长有其规律可循,只要父母掌握规律循序渐进就好,很多网上教的花里胡哨的方法反倒会成为语言发育道路上的绊脚石。

 

开口不等于会说话,你还在对孩子进行错误的引


家长在给孩子进行语言训练的时候,注意别犯以下这些错误,就能让孩子的语训成果事半功倍:

1.目光游移,注意力涣散

这一点既是在说孩子,又是在说家长。很多时候,教孩子说话的时间一长,家长先觉得厌烦了,索性就一边玩手机一边和孩子交流。孩子也有样学样,边摆弄玩具边敷衍父母。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亲子目光的交流?这是因为让孩子盯住我们的眼睛不仅能提升注意力,还能帮助孩子注意我们说话的口型,更好地进行仿说。

2.重复,重复,再重复

开头说的视频中,姥姥就犯了这个错误,对于一个问题不断地重复,这样只能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造成孩子机械式的仿说。重复是可以的,但要是在孩子不会说或说错的情况下进行,如果孩子说对且理解了,那就可以开始新的对话了。

3.句式过长,结构复杂,废话太多

对于语言发育迟缓孩子,我们的语句要尽量流畅、简洁。在语迟矫正初期,一句话中最好不要超过两个意思,字数控制在5个字左右。比如说,“宝宝喜欢吃哪个菜?”和“宝宝喜欢吃哪个菜?是绿绿的油菜,还是不肥不瘦的炖牛肉呢?”很显然,前者比后者更容易理解,也更能突出重点。

温馨提示:如有疑问,可免费咨询在线专家,或拨打24小时热线:400-0585-968,我们会从专业的角度认真解答。此外,您也可以网上预约报名!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扫描微信二维码到手机

扫描微信二维码到手机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

总部地址

天津市和平区四平西道11号福星大厦A座【查看交通图】

咨询时间:7x24小时

版权:Copyright © 2002-2023 杨清语语言教育 版权所有备案号:津ICP备17000123号-1

手机随时咨询

方便快捷

更有优惠时时享

微信搜索【YQYKF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