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前今天有朋友跟我说:“你不是在语言机构工作嘛,你帮我分析一下我家孩子的情况。孩子现在两岁多了,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成天说个没完,这位少爷一天也说不了几个词,而且还说不清楚。”
“宝贝第一次说话的时间也比别的孩子晚上四五个月,孩子他姥说这叫‘贵人语话迟’,让我们不用担心,你说我是不是得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啊?”
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的心里总是纠结得很,一方面认为老人说的有些道理,孩子的问题还不至于到要去医院的程度。另一方面,不做个全面检查确实让人不放心,总感觉孩子身上的“疑案”没有得到解决。小编我倒是认为还是去医院做个检查好,有没有问题一目了然,也省得整天提心吊胆了。
小编这位朋友最后还是选择到医院给孩子进行全面检查,结果一出来全家都傻眼了,孩子居然患有轻度听力障碍。朋友跟我打电话时说“难怪总感觉孩子不听话,平时夫妻俩说十句孩子能听到两句然后照做就不错了。可我不明白孩子出生时听力没问题,怎么长着长着就聋了呢?”
轻度听障难查清,听觉能力是基础
像朋友家孩子这种情况在听障个案中算是比较常见的,轻度听力障碍本就不容易在新生儿检查中检测出来,这些没有被检查出来的听觉系统问题,就是日后孩子罹患语言发育迟缓的基础。不只是听力障碍,很多由不明显的生理异常引发的语迟都曾经被家长仅仅看作是“说话晚一点”而已。
把孩子生理原因引发的语言发育迟缓只看作是稍微晚些说话是非常危险的,不仅导致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发育受挫,语言发育迟缓所引起的“并发症”更是不容忽视,儿童的学习、社交、心理和认知的发展都将落后于人。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听力,这是由生理构造和语言特性决定的。凡是和声音挂钩的技能都是要先从听到模仿,然后才是创造性运用,音乐如此,语言当然也是如此,我们经常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的摩斯密码就是通过音节不同的组合来传递信息的。
语言的获得其实从妊娠期6个月左右就开始了,这时还在妈妈肚子里的婴儿的听觉系统几乎发育成熟了,隔着肚皮就能察觉外界的声响了。胎教可以给胎儿期的大脑新皮质输入最初的语言印记,为后天的学习打下基础。
如果儿童的听觉受到损伤,尤其是语前聋,即语言习得期前就存在的听力障碍,那么儿童的语言发育必定会受到影响。幼儿在1-3岁处于一个叫做仿音期的阶段,他们会通过模仿和不断重复周围人的话来学习语言。听障儿童是非常吃亏的,他们听不清甚至听不见声音,也就没有正确的模仿了。
判断依据很明显,提前发觉是关键
一般父母都应该知道语言发育迟缓的一些征兆,网上的很多文章都有详细介绍,主要是从词汇量、构句能力、语言逻辑和语言理解等几方面来评判的。听力障碍和一般的语言发育迟缓不同,它更强调听觉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以下几条可以帮助父母很好地判断孩子是否为听力障碍:
1.15个月不会叫爸爸妈妈
2.18个月时,仍不能理解最基础的指令,对父母的呼叫缺少反应
3.2岁时不能运用2个字以上组成的短语,只凭听觉不能对父母的指令有很好的执行
4.2岁半时有明显的语言障碍,发音不准、逻辑不清
5.3岁时不能说出基础的短句(5个字左右)
2019年陕西省残联发布了《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家庭康复指导》,指导中提出的语言发育迟缓筛查标准明确写到2岁幼儿的词汇量不足50个、30个月儿童短语或句子的表达量最低指标(男童少于3个,女童少于5个)即可判定为语言发育迟缓。听力障碍导致的语迟儿童的指标一定比这个要更少。
听障儿童即使在幼时便佩戴助听仪器补偿听力后,语言能力的发展也不会如健康人一样顺利,滞后是肯定存在的,语音、语法、词汇组成的语言形式和表述、情感、逻辑组成的语言功能发展的不同步不是一时三刻就能补习回来的。
想要把听力障碍对孩子的危害降到最低,及早发现无疑是最可行的办法。但是,轻度听力障碍的隐蔽性不仅让父母无法察觉,就连经验老到的医生都不能在新生儿时期就发觉。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言发育初期不断用声音来进行测试,以检验出孩子对声音的敏感度是否符合健听儿童的标准。
虽然作为语言机构的一员,小编也要说一句公道话:并非所有的听力障碍儿童都需要语言矫正,一些听障儿童的症状比较轻微,听力损失对语言发育的影响也比较小,父母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家庭训练。但症状过于明显的孩子一定要进行语言矫正,把可预见的损伤控制到最小。
[新闻中心]的相关热点
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手机版网站: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如果您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在电脑聊天,您可以通过二维码功能,直接微信或拨打电话跟我们沟通。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