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关注我们:

*必填

*必填

语音障碍

  • 李同学  【口吃】

    2分钟前
  • 韩同学  【隐裂】

    5分钟前
  • 张同学  【口吃】

    10分钟前
  • 王同学  【发育迟缓】

    12分钟前
  • 李同学  【口吃】

    12分钟前
  • 吕同学  【听力障碍】

    16分钟前
  • 施同学  【口吃】

    1分钟前
  • 顾同学  【口吃】

    刚刚
  • 孟同学  【构音障碍】

    2小时前
  • 洪同学  【社交恐惧】

    24分钟前
  • 苗同学  【构音障碍】

    33分钟前
  • 谢同学  【口吃】

    2小时前
  • 各地中心

  • 推荐专家

  • 优惠信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倾听、耐心和鼓励,这些足够帮助孩子摆脱口吃

 

毫无疑问,口吃作为一种语言障碍,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与我们平常的认知不同的是口吃不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人格的问题,这一点在成人口吃者身上有非常明显的体现。而儿童口吃则是生理和语言习惯的问题居多,除非是幼时遭受过巨大的人生变故。

倾听、耐心和鼓励,这些足够帮助孩子摆脱口吃

 

人人都会结巴,有暂时和永久之分

口吃本质上是一种语言失调问题,言语前的反常犹豫或停顿和某些语音的拖长是隐藏不住的症状,只要开口说话就能被察觉到语言问题。口吃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不独立存在于个别个体之中,每个人都有说话结巴的时刻,只是有的人比普通人要更严重。

回想一下,当我们在某些场合中担任主持人的角色或是要上台讲话,是不是会在演讲的开头一段时间里出现说话磕巴、逻辑混乱的情况?当我们异常兴奋或悲伤时,是不是也会发生某个字或某句话难以顺利说出的场景?

口吃是普遍存在的,只有口吃严重到影响日常交流的地步时才上升到语言障碍的高度。就拿儿童来说,在3岁之前,幼儿多多少少会出现表达不畅的问题,这是因为他们的构音能力未能跟上大脑的快速发育。即使心里有一肚子话要说,也因为未成熟的唇齿喉舌而发生结巴。

那么,口吃严重到什么地步才能算是语言障碍呢?一般来说,孩子在4岁之后依然存在口吃现象且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就要寻求专业儿科或语言机构的帮助了。这个年龄段起初是5岁,但考虑到如今儿童发育的速度和未雨绸缪的态度,4-4.5岁是最合适的诊断年龄了。

倾听、耐心和鼓励,这些足够帮助孩子摆脱口吃

 

口吃来源于大脑发育的变化

说来也奇怪,虽然口吃早在2000多年前开始就不断被研究了,但直到如今我们依然尚未发现导致口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广义上说,大脑内部的某些变化导致了口吃的产生,但由于我们对大脑的探究未见一二,所以如今的结论都尚处于猜测阶段。

在过去几十年间,很多治疗师错误地将儿童口吃归咎于构音器官的缺陷、焦虑以及创伤(直到今天仍有人这样认为),但其实早在1991年就有研究结果公布口吃的发病根源完全在于大脑。如今,已经有数种对大脑变化的解释在少量的临床观察中得到体现。

一种解释认为口吃是左右脑的活跃程度太过一致导致的。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是右利手,也就是左脑占据主导地位,负责身体的各项物理机能。但研究人员通过测试发现口吃者的右脑活跃度几乎赶上了左脑,这就导致了左右脑在争夺身体尤其是语言的控制权。

孩子有一种解释与大脑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状态有关。密歇根大学在将口吃儿童和健康儿童的脑成像结果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口吃儿童大脑中与听力相关区域和语言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略有延迟,他们说出的语言要以闪电般的速度进行协调,口吃由此产生。

同样是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中,团队还发现了口吃和一个名为默认模式网络的脑回路之间的联系。对于口吃儿童来说,默认模式网络似乎会将自己插入负责集中注意力和产生动作的网络交互中,如同一个第三者一样使得这一区域的活动变得不和谐。

倾听、耐心和鼓励,这些足够帮助孩子摆脱口吃

 

这些行为不会带来结巴

无论是哪种解释都是暂时性的结论,人类对口吃的研究工作依旧在进行着。小编花大篇幅说明一大堆比较专业的知识的目的是让家长明白很多日常行为并不会带来口吃,而针对口吃的纠正工作也不应误入歧途,只有坚持语言矫正才是正途。

•左手改右手不会口吃

有人说强行将孩子左撇子的习惯改成右利手会导致口吃,这是因为左右脑主导权的问题。但目前医学界已经否定了这种说话,左手改右手虽然会暂时造成孩子紧张、烦躁,但却不会形成永久性口吃。不过,小编并不建议强行纠正,无论孩子习惯用哪边都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障碍。

•过度紧张不会导致结巴

有人认为人格上,或者说心理和性格上的变化也会让孩子变成口吃,比如过度紧张、不自信、急躁或孤僻。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只不过都是偶然发生的,不会让孩子磕磕巴巴的语言状态固化。就像我们开头说的那样,普通人也会结巴,但不会呈现病态。

倾听、耐心和鼓励,这些足够帮助孩子摆脱口吃

 

最后,我们还是要强调语言矫正和家庭训练的重要性。同时,虽然人格变化并不会导致口吃的发生,可家长在平时也要注意给孩子建立一个相对平和的成长环境,避免孩子心理有太大起伏,否则对口吃的矫正也是不利的。

温馨提示:如有疑问,可免费咨询在线专家,或拨打24小时热线:400-0585-968,我们会从专业的角度认真解答。此外,您也可以网上预约报名!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扫描微信二维码到手机

扫描微信二维码到手机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

总部地址

天津市和平区四平西道11号福星大厦A座【查看交通图】

咨询时间:7x24小时

版权:Copyright © 2002-2023 杨清语语言教育 版权所有备案号:津ICP备17000123号-1

手机随时咨询

方便快捷

更有优惠时时享

微信搜索【YQYKF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