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老师,我家宝贝可算能清楚地说完一整句话了!”
一位宝妈在电话里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喜悦。在此之前,孩子说话不清楚、发音不准的毛病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眼看着都快上幼儿园大班了,说话状态还不如3岁的小弟弟小妹妹,着实让父母着急。
家长起初还以为大舌头是网上广泛传播的舌系带短导致的,儿科医生说孩子生理没问题,带回家每天纠正就好了。两口子谨遵医嘱阅遍整个网络,训练手法换了又换,近一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孩子根本没有多大变化,依旧如故。
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以前光想着自己在家纠正,一是觉得大舌头不是大病,能自己给孩子训练最好,二是还能少花钱。”我们倒是很能理解一些家长的想法,谁不想少付出多回报呢?可语言障碍虽然不能算疾病,却是需要专业人士全面介入的。
大舌头不是病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大舌头作为一种和唇齿喉舌有关的疾病广为流传。从名字上我们就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一种和舌部异常有关的疾病,孩子之所以说话不清楚就是因为舌头肥大或者先天有什么疾病导致的。
其实,“大舌头”这个称呼只存在于我国,学界对它的叫法是“功能性构音障碍”。所谓功能性,说的是儿童说话的方式出现错误,与生理疾病关系不大,反而是一些不为我们所关注的方面出现纰漏。
不少人很好奇,一个孩子没有罹患疾病怎么会出现说话不利索的毛病呢?我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我们从小便需要识字,从能看懂到能书写需要在田字格上不断练习,可有些孩子笔画顺序不对,有些孩子写的字横不平竖不直,他们写出来的字自然不会好看。咱们总不能说孩子写字难看也是一种病吧?
语言和写字一样是一门技能,有些发音掌握得不牢靠就是因为发音时舌尖没用力,或者发音位置错误,这种完全由后天环境和教育决定的发音错误自然也不是一种疾病。
让人感到可怕的是不少家长听信网上不科学的说法,把大舌头的出现归咎于舌系带过短,死活非要带着孩子做手术,好像一刀之后就能万事大吉了一般,殊不知健康舌头挨一刀之后的结果只能是高几率的感染风险和说话不清的后遗症。
大舌头如何判断?
大舌头给孩子带来的首先是阻碍社交、学习的语言障碍,继而则是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家长朋友可不能小觑大舌头的危害。在3岁之前,大多数幼儿的口齿不清、发音不准实属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经历,这也让不少父母觉得自家孩子再过段日子就会好了,一些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也被粗心的父母混淆成发育经历了。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为功能性构音障碍呢?
1.构音器官形态无异常(唇腭裂、舌体畸形、错位咬合、舌系带过短等)
2.构音器官运动功能无异常(脑瘫、先天性软腭麻痹等)
3.儿童无听力障碍
4.构音错误存在时间超过6个月,或4岁以上仍保留构音错误
典型构音错误类型:
替代——用另外一个音节来代替所需发出的音节
歪曲——所发出的语音既不是所需的语音,又不是该语音系统中所存在的语音
省略——在发音过程中将某些元素省略不发,结果造成目标音节不完整
添加——与省略相反,在所发音节中加入一个因素,造成所发音节错误
纠正不能超过孩子能力
在按照上面的依据发现孩子罹患大舌头后,矫正工作就要开始了。有些症状较轻的大舌头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渐改善,但绝大多数大舌头是必须要接受专业语言矫正的。语言矫正课程也分为两部分,一是定期矫正课程,二是听从矫正师安排的家庭训练。
在这里,小编要多说几句。孩子某个发音不准,家长一般采取的方式是不断纠正,“不对,再来一遍”“没说准,再跟我念……”……有些音节也许超越了当时孩子的发音能力,强迫孩子发音只能加重大舌头的症状,并让宝贝产生厌烦情绪。
不止如此,在短时间内强行纠正发音习惯会让孩子的发音方法混乱,尤其是亲近的人对孩子不断地指责也会让宝贝的自信心受损,极易引发口吃等其他类型的语言障碍。也就是说,纠正是要进行的,但要在孩子能够做到的范围内或者在语言矫正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好心办坏事。
[新闻中心]的相关热点
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手机版网站: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如果您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在电脑聊天,您可以通过二维码功能,直接微信或拨打电话跟我们沟通。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