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小编经常会在后台收到家长的信息,咨询孩子不会说话的问题。“我家孩子如何如何,怎么就不会说话呢?”宝宝表达能力缺失的原因不胜枚举,分开介绍的话几篇硕士论文的体量不在话下。
令我们感到困扰的是,一些原因虽然非常显眼,居然被我们家长就这么忽略了。这倒不是说父母有意在某些方面偷懒,要怪就怪这些问题不曾被广泛讨论过,仍属于小众范畴。比如说听力障碍,它的悄悄出现总是那么猝不及防。
世卫组织2016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患有听力障碍的人数位于世界首列,高达3000万,其中约有20万的患者不足7岁,并以每年3万人的数量激增。因此,我们对离不开的耳朵的健康情况需要重视起来。
听力的缺陷极易被忽视,这好像是听觉本身带给我们的印象决定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会碰到残障人士,我们便会下意识地认为残疾人群很少,对其的关注自然也不会多。实际情况却是他们因为生理不便和心理障碍很少会抛头露面,并不代表他们不存在于世。
听力障碍更是如此,如果我们不和听障人士交流,就很难注意到听觉缺失带给他们的不便。也是由于助听仪器的一代代进化,听力障碍似乎已经不是阻碍生活学习的问题了。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听障所带来的伴随性问题我们要更加关注。
我们首先看看婴幼儿在罹患听力障碍后都有哪些早期表现,这些表现对于我们正确判断即将发生的语言障碍有非常大的帮助:
1.需要重复提问
与孩子说话时,宝宝经常露出疑惑的表情或表示“你说什么”
2.紧盯他人嘴巴动作
孩子与人交谈时,有紧盯对方嘴巴动作的习惯,这是听力障碍的一种补偿的“读唇”活动。
3.反应迟钝
在回应呼唤时,宝宝总是反应慢半拍或者没有反应,对声源不敏感。在孩子视线所不及的地方呼喊他时,孩子不能对声音来源位置作出正确判断,时常会左顾右盼。
4.说话晚,口齿不清
这是听力障碍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问题,也是听力障碍最严重的影响之一。
5.调高电子设备音量
看电视或玩手机时,要把音量调得很大,甚至普通人会觉得吵闹。
听力重建在现如今的医学条件下比较容易,药物、手术、人工耳蜗和助听器即可解决,困难的是大脑功能的恢复,即认知、语言和人格的康复和建设。
我们都知道,语言能力的习得得益于大脑的高速发育,而语言又和认知能力密不可分。无论是对自我,还是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语言都是世间万物的表征之一。也就是说,失去语言我们就无法和他人分享交流了。
对于5周岁以下的幼儿来说,无论是语前聋还是语后聋,在进行物理治疗后都有语言矫正的必要。语后聋还好,毕竟已经学习一部分语言了,但语前聋无疑会将语言学习推迟一段时间,这对正处于大脑发育黄金期的幼儿来说有弊无利。
此时,语言矫正登场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语言矫正尚属于比较陌生的词汇,有些人大概一生也不会与之打交道。但是正如我们开头所说的,很多行业虽然冷门,却是一部分人群十分需要的,就像语言矫正一样。
1.语言恢复
系统性的康复训练不止可以帮助儿童学习说话表达,还会在更加核心的听觉辨认环节提供有力的帮助。在学习说话之前,孩子需要先辨别不同声音的不同意义,就像一周岁之前的婴儿那样。
2.个性发展
很多听力障碍儿童因为听觉缺失很难和同龄人玩到一起,只和家庭接触的他们多少会有些孤僻和自卑的性格产生。语言能力的恢复会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并在社交场景中占有一席之地。
3.家庭训练多样性
语言矫正课程不止是给孩子上课,矫正师在每节课结束后还会传授一些家庭训练的小技巧和小游戏,结合课后作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来说,早期家庭判断听力障碍的标志有5个,父母可以对孩子的状态一一对应观察一下。另外,语言矫正正成为听力障碍物理治疗后必须要进行的活动之一,这有助于幼儿听力、语言和性格的良好发展。
[新闻中心]的相关热点
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手机版网站: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如果您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在电脑聊天,您可以通过二维码功能,直接微信或拨打电话跟我们沟通。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