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真够闹心的!这是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有语言问题后的第一反应。也难怪,语言障碍并不会给孩子带来生命危险,但一张嘴含混不清的语言状态着实让父母烦躁不安。尤其是大舌头的出现,用任何形容词来形容都不为过。
但在家长开始郁闷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几个问题:大舌头是如何出现的?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出现后怎么没有让我们及时关注呢?这几个问题都和家庭脱离不了干系。如果宝宝出现大舌头的初期,我们就马上干预,孩子的语言发育又会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呢?
大舌头来源看两点 都和家庭有关
大舌头的学名是功能性构音障碍,是一种在生理健康的前提下出现的发音不准问题,纯粹和发育条件相关。当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到的发音技巧不准确,出现送气异常和构音器官无力、位置错误时,大舌头就出现了。
我们知道,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所有的语音都是在足够的语言刺激下,通过反复模仿学习最终掌握的。4岁之前的孩子是语言初学者,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监护人的纠正和鼓励下,总是能学会正确地发音。
但是,大舌头的出现说明家庭中已有漏洞,总的来说是两大方面需要亡羊补牢:语言环境和育儿方式,前者决定婴幼儿所吸收语音的准确性,后者决定宝宝硬件水平的高低。
语言环境不太好理解,怎么样的环境才能算是合格的成长环境呢?孩子最强的学习能力是模仿,而模仿是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父母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建立一个幼儿模仿对象发音相对正确的环境是首要任务。
首先,家庭语言要统一,方言并不会成为大舌头的诱因,但多种方言并存就是个威胁;其次,一定要远离患有大舌头的个体,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反而会伤害己身;第三,多和孩子对话是一种练习说话的好方法。
育儿方式倒是比较容易理解,但真正做到则需要父母有断舍离的决心。虽然二胎政策早已开放,但独生子女依然是如今的主流,我们总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但是,无微不至的照料有时会成为宝宝成长的负担。
断奶晚、辅食添加晚、食物过于软烂、保护过度……种种看似疼爱的表现其实会导致孩子的体质和人格发展受到约束。想想小时候的我们,家长不要把“时代不同了”当作借口,在育儿领域,有时候放手比紧握更有效果。
矫正的关键在于一个早字
有很多人不理解,孩子说话有点大舌头在家教教就能改正了,怎么还非要到外边上课啊?其实,语言矫正的必要性并不会在所有说话有毛病的孩子身上体现。有些孩子的情况较轻,父母发现得也很早,确实可以在家完成训练。
但是,如何定义早晚?孩子的语言问题程度怎样算轻重?这些问题都要交给专业儿科或矫正机构解决。可是,即使确诊为大舌头也已经是马后炮了,监护人怎么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时间成本带来的危害呢?
有人说只要孩子出现发音不准、口齿不清就要就诊,但这并不科学。我们说过,语言习得是一个过程,期间出现一些暂时性的发音问题不足为奇,也是正常现象。而且幼儿的辅音学习也是分阶段的,比如较难的zh、ch、sh在4岁以后才能被完全掌握。
在排除生理疾病后,父母能做的除了日常的语言刺激外,就是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但要注意的是要掌握合适的方法,以免因为逼迫孩子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除此之外,时间和年龄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在语言矫正领域看来,3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分水岭,超过3岁仍然发音不准的话,家庭就要做好报名语言矫正课程的准备了。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发生这种情况就一定是大舌头,因为大舌头持续时间达到6个月才能被确诊。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医学上的很多时间都是平均数或者中位数,6个月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点,还是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宝宝大舌头的程度已经严重到一定地步了,就不用观察这么长时间了,赶快就诊去吧。
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6岁以前的孩子大约有20%都有发音不准的问题,可见这是一类普遍存在的语言问题。父母需要建立良好的语言环境,并遵循“早发现早矫正”的观念,莫要因为自己的不上心给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新闻中心]的相关热点
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手机版网站: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如果您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在电脑聊天,您可以通过二维码功能,直接微信或拨打电话跟我们沟通。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