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关注我们:

*必填

*必填

语音障碍

  • 李同学  【口吃】

    2分钟前
  • 韩同学  【隐裂】

    5分钟前
  • 张同学  【口吃】

    10分钟前
  • 王同学  【发育迟缓】

    12分钟前
  • 李同学  【口吃】

    12分钟前
  • 吕同学  【听力障碍】

    16分钟前
  • 施同学  【口吃】

    1分钟前
  • 顾同学  【口吃】

    刚刚
  • 孟同学  【构音障碍】

    2小时前
  • 洪同学  【社交恐惧】

    24分钟前
  • 苗同学  【构音障碍】

    33分钟前
  • 谢同学  【口吃】

    2小时前
  • 各地中心

  • 推荐专家

  • 优惠信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口吃真的是一种“心病

 

清楚流畅的语言表达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必要条件。虽然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各种通讯App打字来和其他人交流,但是重大事件的决策还是要多方面对面拍板才行。

相声里有个段子就是讲如果一位口吃者当播音员的后果:“‘刚……刚,刚才最……后一响,是北……北京时间七……七……’再一看表,八点半了。”人类是群居动物,又是智商最高的碳基生物,语言的产生和应用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事物就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虽然大多数人的语言表达是健康的,但仍有少数人会出现说话停顿、重复、首字难发、拉长音等问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口吃。口吃是学龄前儿童较为高发的语言障碍,同时也困扰了许多成年人。

从现有的研究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成年人的口吃大多是因为过高的社会压力导致的,而儿童口吃的发病因素则要复杂得多。不少有关儿童口吃的文章都声称孩子的口吃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这个论点有没有什么根据呢?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口吃真的是一种“心病

 

心理压力过大就带来口吃?

首先我们要强调一个观点:现有的对儿童口吃的研究并不完整,儿童口吃几乎所有的致病因素都没有得到临床实验和理论的验证。也就是说,即使口吃已经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了数千年之久,但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处于将将摸到门槛的级别。

像是如今我们发现的遗传、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生理疾病、模仿暗示和心理压力等原因,其实都只是我们从大量的案例中总结出来的,不少案例的发病机制仍是个谜。尤其是心理层面,更是没有得到科学和医学层面的证明。

但是,从我们十四年的语言矫正经验来看,孩子的心理压力确实会导致口吃的产生。就比如年后来我们机构咨询的一个家庭来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父母给孩子的压力会让孩子的发育产生怎样的异变。

这是一个四岁的小女孩,罹患口吃已经有近一年的光景了。本来孩子挺健康的,但爸爸的育儿手段太过严苛,这才让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大变。据爸爸自己说,他对孩子的管教非常严格,孩子进门先要叫人,否则就得重新再进一遍家门。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口吃真的是一种“心病

平时宝宝在说话时有一点不如爸爸意的地方,父亲就会手把手教孩子重新说,直到说对了为止,孩子因此大哭的情况层出不穷。后来,孩子见到父亲就非常紧张,说话也渐渐结巴了起来。

其实,学龄前尤其是4岁之前的孩子,心理发育尚不成熟,除非是经历重大的家庭变故或者较长时间过于苛刻的家庭教育,否则不太容易沾染口吃。但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口吃的例子有很多,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人格特征和口吃的关系

无论是心理还是性格,都是人格特征的一个方面,而人格特征又会外显在孩子与他人相处的方式、社交场景中的表现以及其他种种方面。人格是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发育过程中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在一次针对口吃儿童个性特征的调查中发现,内向个性人数明显多于正常儿童组成的对照组,且随着口吃程度的加重,这种个性特征更加明显。这种内向个性是好听一些的说辞,往严重点说就是孤僻和自卑。

此次研究还发现,大多数口吃儿童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当他们在家里和父母说话时,口吃症状较轻。但当他们和陌生人、老师或同学说话时,口吃症状明显加重了不少。这都说明口吃的发生与程度表现和他们的心理状态有密切联系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口吃真的是一种“心病


特殊的器质或个性特征可能是造成口吃的高度敏感因素,而口吃者又会不断加重这些不利的心理特征,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口吃矫正一定要从早期抓起,避免心理障碍的形成,也避免心理特征和口吃症状这二者互相作用。

国外有研究显示,当环境要求或孩子的自我要求超过他们的认知、语言、行为和社会、情感能力时,语言能力便会受到损害。当父母对孩子课余时间的约束越少,孩子的人格的外倾性就越强,情绪越不稳定;父母对孩子的课余时间适当进行安排,孩子性格的外倾性不明显,可情绪倾向于稳定。

这就要求父母要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做适当的约束和干涉,但不能过于干涉,甚至是苛刻。太过严格的育儿方法会让孩子的心理发生异变,造成口吃,而放养又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这其中的平衡点还需要监护人自行斟酌。

温馨提示:如有疑问,可免费咨询在线专家,或拨打24小时热线:400-0585-968,我们会从专业的角度认真解答。此外,您也可以网上预约报名!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扫描微信二维码到手机

扫描微信二维码到手机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

总部地址

天津市和平区四平西道11号福星大厦A座【查看交通图】

咨询时间:7x24小时

版权:Copyright © 2002-2023 杨清语语言教育 版权所有备案号:津ICP备17000123号-1

手机随时咨询

方便快捷

更有优惠时时享

微信搜索【YQYKF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