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2020年疫情被控制后,我们机构也逐渐复课了。我们本以为来上课的学员数量会呈现断崖式的下降,没成想比疫情前还提高了两成。不少家长都和我们大倒苦水,说在家陪孩子的这段日子里,没少和自家的少爷、小姐着急生气。
另外,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本该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最好时期,反而成为了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高发期。在我们的心里,长期的陪伴应该和孩子完美的语言发育划等号,怎么二者居然会出现负相关的情况?
对此,我们厦门中心的主任说:“孩子成长的土壤比天赋更重要,科学的育儿手段比无效的陪伴更重要。”可能很多人不明白,陪伴怎么还分有效和无效?纵使家长不怎么采取育儿手段,孩子的语言发育也要比很多留守儿童强吧?
语言发育迟缓,很多人并不熟悉它。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指一个孩子的语言表达、理解能力的发育出现迟滞,跟不上同龄人的发育速度和质量。它的发生和很多因素相关,笼统地说可以分为生理异常和环境不良两大点。
抛开无法阻挡的生理异常不谈,大多数宝宝的语言发育迟缓都是因为后天环境不良和教育缺失导致的,这也就是我们开头说的“成长的土壤”肥力丧失。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棵小树苗,那么土壤就是家庭环境,浇水和施肥都是家长的责任。
语言是一种学而知之的能力,没有任何一个人天生就会说话,语言的学习需要高质量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教育。即使一个孩子的语言天赋再高,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跟不上,再出众的天分也是白搭。
所以,作为土壤的语言环境和作为耕种者的爸爸妈妈,就显得尤其重要。孩子的发育自有其独特之处,只要家长能在合适的时间做出正确的行为,孩子完美的语言学习成果自然可以预期。
1-3岁是婴幼儿的语言发育黄金期,在这段时间里,儿童的语言发育像坐上火箭一样飞速前进,其中也有几个阶段需要父母注意一下,这几个阶段标志着孩子词汇量的增加、构句能力的成熟和语法语序的顺畅。
12-16月龄:能听懂100-150个词汇,能听懂简单的句子,能够说出20-30个词汇
16-20月龄:能听懂200个词汇,能说出50-200个词汇,18月龄后词汇量暴涨
20-24月龄:能说出300个以上的词汇和短语,语序语法系统开始发育
24-36月龄:能理解复杂的句子,词汇量高达500个以上,能自主调整语句关系和语言顺序
以上就是孩子语言的大概发育规律,如果家长可以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发育特点,调整语言引导的方法,那么对孩子语言发育的促进效果必定是事半功倍的。比如说,20月龄前尽量不和孩子说过长的句子,2岁之后要摒弃儿语的使用,以成人式语句和孩子交流。
我家楼下邻居的女儿两岁半时,就会说“倾盆大雨”这样的高级词汇,放学回家后可以有逻辑地和爸爸妈妈讲述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这让我颇为震撼。同样是两三岁的孩子,有的小宝贝能掌握的词汇连50个都不到。二者的差距在哪里呢?
据这位妈妈说,直到孩子2岁时她才正式恢复工作,那两年她坚持自己带孩子,很少让别人经手。在她科学、合理的育儿手段下,女儿的语言水平果然非常出色,这让她自己也非常自豪。
当然,重点不是亲自带孩子,而是她采用的育儿策略。她不像一般的妈妈那样,因为怕孩子弄脏手就制止孩子去触摸物品,反而鼓励孩子的这种行为,让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各种日常事物有了视觉、听觉、触觉记忆。
她还经常带孩子出门,让宝宝亲自去感受自然风光和人际关系。她带孩子去的地方可不只限于公园、动物园、小区广场这些地方,什么大商场、小菜市场都曾经被孩子光顾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官的发育水平自然好于普通孩子。
在家时,她每天都会和孩子进行亲子活动,玩玩具、过家家、读绘本等。她说那些日子就感觉自己的嘴皮子都要磨破了,每天都不停地和孩子说说说,同时也会利用常见的物品引导孩子去表达和描述。
这些做法是不是感觉很普通?可真正能日复一日坚持的又有几个人呢?语言本来就不是需要多高智商才能学会的能力,它很普通,普通到每天都要用它的我们经常会忽视。可它也很独特,因为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能决定语言在孩子身上体现出的水平。
还是那句话:孩子成长的土壤比天赋更重要,科学的育儿手段比无效的陪伴更重要。
[新闻中心]的相关热点
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手机版网站: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如果您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在电脑聊天,您可以通过二维码功能,直接微信或拨打电话跟我们沟通。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