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提起分离焦虑,想必很多父母都很有感触。当孩子渐渐长大时,妈妈就会发现宝宝对自己的依赖愈发强烈,哪怕只是下楼拿个快递,孩子也会因为妈妈不在身边而大哭大闹。无论走到哪里,身边都不能缺了妈妈。
这还算好的,要是孩子上了幼儿园,开学的头一个星期能让孩子和家长都身心俱疲。孩子会因为长时间的哭喊和折腾筋疲力尽,而父母则要用各种方式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情绪。
有些孩子还好,因为自身性格比较独立,加上父母平时的教育也到位,即使几个小时看不到父母,也能在短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有些孩子则不然,他们哭喊的持续时间可以长达一两个小时,而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尤其严重。
四月份的时候,青岛中心就迎来这么一位特殊的小朋友。
这位小朋友叫墩墩,当时3岁2个月大。刚到青岛中心时,孩子就表现出极其的不适应。还没开始上课呢,宝宝看到青岛中心的大门就死活不愿意进去。他知道一旦进了教室,就意味着要和妈妈分开一个小时。
对于这种孩子,我们机构一般要先给孩子上几节引导课,一是要观察孩子的语言情况、喜好和情绪状态,二是要培养老师和孩子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将课程进行下去。在上前三节课时,墩墩的情绪非常不好,不仅持续哭闹还满地打滚。
据妈妈说,孩子平时就这样,哪怕自己离开几分钟,墩墩就会因为看不到妈妈而撒泼打滚,谁哄都不管用,有时还会用不吃不喝来抗议。即使妈妈回来了,也要在妈妈怀里撒半天娇。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况,于是就采用了一项从未采取过的办法。
于是,青岛中心的老师就和妈妈商量,每次上课时最好在午休前带孩子过来,这样老师能在午休时也陪孩子玩耍和吃饭。第二天,妈妈如约在11点就带孩子来上课了。不出意外,孩子依然大闹不止,三个老师齐上阵也止不住孩子的撒泼。
在互相“角力”一段时间后,饭点到了。老师通过外卖软件定了一些孩子爱吃的菜,并把饭菜摆在孩子跟前,打算和孩子一起吃。闹了一通的孩子也饿了,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墩墩看似不情愿地张口吃起来。
老师一看方法奏效了,就趁机和孩子说了很多话,以培养和小学员的感情。吃完饭后,孩子的情绪平静了许多,于是老师把早已准备好的折叠床打开,打算哄着孩子先睡一觉。墩墩起初并不愿意在没有妈妈陪伴的情况下睡觉,可老师既温柔又细心,让孩子的心逐渐放松了下来。
起床后,老师再次进行语言引导的时候,就发现孩子听话了很多,哭着要妈妈的次数也明显少了。之后的两天老师如法炮制,孩子也感觉到老师的温柔和耐心,居然渐渐有了笑容。随后的几个月里,孩子因为配合度不断提高,语言水平也逐渐恢复了。
课程结束后,爸爸妈妈一起送来了锦旗。妈妈说孩子现在不仅能和他们对话了,也听话了不少,看样子今年也能顺利进入幼儿园了。不止如此,墩墩对妈妈的依赖程度也降低了许多,很多事情都能自主完成了。
在说到为什么孩子能在有限的语言引导课里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时,青岛中心许主任说:“其实也没什么技巧,就是将心比心而已。如果我们一心想着怎么去赚家长的钱,那么出发点本身就错了。如果我们把小学员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那么孩子自然也会感受到我们对他的感情和态度。”
将心比心,这个词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青岛中心每天至少有40个孩子来上课,本就忙得焦头烂额的老师还要对每一个孩子都投入百分百的精力,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像墩墩这样有严重分离焦虑的孩子不在少数,每一个都得和老师“较量”一番。
许老师在思考许久后和我说到:“我们当语言矫正师的,不仅要把自己代入父母的角色,同时还得保持老师的专业性和威严,这确实挺难的。我们还得和孩子角色互换,只有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这叫‘以心换心’。”
[新闻中心]的相关热点
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手机版网站: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如果您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在电脑聊天,您可以通过二维码功能,直接微信或拨打电话跟我们沟通。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