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你说李军那个孩子啊?我知道,高一那会儿特别自卑,跟人连话都不敢说,后来我去家访才知道,原来这孩子说话结巴,所以从小到大都不敢跟人说话。不过高三那年也不知道怎么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说话也敢说了,成绩也突飞猛进,我记得高考成绩也挺不错的,当时还挺意外,没想到这孩子能考这么高。”
在武汉中心回访李军周围人对他的看法时,他的高中班主任说了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其中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这个从小就胆小、自卑的孩子,为什么突然间变得自信、开朗了起来。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从李军当初经历的那些事中去找。
李军的父母常年在远洋货轮上工作,一年到头只有两三次回家的机会,所以孩子常年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两三岁时的李军非常聪敏,教给他的生字随便读几遍就能记下来,爷爷奶奶说了什么话他也能简单复述一遍。当时爷爷还逢人就夸:“我孙子那是天才。”
然而,爷爷奶奶却不知道,孩子善于“模仿”的能力也可能给他带来非常恶劣的后果。在李军上小学前,他特别喜欢跟对门的张叔叔玩,因为他总能在叔叔的家里找到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有时候是小飞机,有时候是小轮船。甚至有时候老两口有事不在家的时候,李军吃饭睡觉都在张叔叔家里。
本来这只不过是邻里和谐的一种写照,但问题就在于这位李军非常喜欢的叔叔是一位重度的口吃患者。在学龄前儿童的语言成长阶段,模仿是获得语言能力非常重要的方式,因为这样可以直接构成相对完整的表达,可如果模仿的对象是口吃者,爸妈们就要担心了,因为孩子也可能形成口吃结巴的语言状态。
不仅如此,长期生活在结巴表达的语言环境中,也会极大地加深口吃问题的发生。李军,就这样在上学前与口吃迎面遭遇。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叫作“领地意识”,指的是儿童在3-8岁的阶段中会呈现出过于自我、不愿分享、甚至产生攻击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他们会严格区分与自己不同的孩子,比如男孩和女孩会泾渭分明、孩子通过成绩区分好坏等等。而李军的口吃,是可能被所有人区分排斥的对象。
事实也如同“领地意识”描述的那样,李军在一年级就开始被同学排斥,他们下意识地孤立李军,不愿意跟这个说话有问题的小孩玩。等到了三四年级,随着身体的发展,李军还遭到了其他同学的欺负,有时是言语上的嘲讽,有时是动作上的推搡,时间久了,李军变得自卑、胆小,整天低着头不敢看人。
在这期间,李军的家人也曾想办法纠正过孩子的口吃问题,但作用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一番努力下来,一家人也放弃了纠正,慢慢接受了李军口吃的现实。而李军,就这样伴随着口吃走过了小学、中学和高中。
直到高中,改变的希望才终于出现,而帮助李军做到这些的,居然是最开始的那个人。
高二那年国庆,一个陌生人敲响了李军家的门。打开门后,外面是一张李军非常熟悉的脸,尽管上了高中后两人见面的机会并不太多。李军当即就欣喜的将对方迎进了门,但李军的爷爷奶奶见到这个人后,却脸色顿时垮了下来,若非考虑到李军在场,他们可能就要当场将这个人骂出去。
来人也知道李军现在的口吃很大程度上跟自己有关系,所以脸上带着几分惭色,但神情却很激动,因为他这两年一直在帮李军打听哪里可以纠正口吃。他已经放弃纠正了,可李军不行,这孩子年龄还小,不能跟他一样。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一家专业的语言机构,对方也说明,如果李军的语言表现跟他描述的一样,那就可以正常说话。
为了不耽误事,张叔叔决定带老两口和李军一起过去,让武汉中心的主任跟他们讲。毕竟他自己说话口吃,讲半天估计也讲不明白。
就这样,一行几人到了武汉中心,主任在测试了李军的语言情况,并做了语言能力评测表后表示,李军的口吃情况虽然严重,但尚未完全定型,现在矫正的话是可以恢复完全语言能力的。
高三开学,李军早早来到教室,第一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他的回答铿锵有力,让所有人都侧目。下课后,一班人都聚集到他的课桌前,这个原本自卑、胆小的孩子终于成长为自信、勇敢的少年。
[新闻中心]的相关热点
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手机版网站: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如果您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在电脑聊天,您可以通过二维码功能,直接微信或拨打电话跟我们沟通。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