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清语社区>>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详情

两岁宝宝仍不会说话,矫正要从语言发育迟缓下

社会快速发展,职场、商场、情场上的竞争也愈发激烈。饱尝社会心酸的父母便把出人头地的希望放到下一代身上,盼望自己的孩子不说赢在起跑线上,也要在进入学校前就打下良好的基础,比拼从孩子刚学会爬行时就开始了。

看到孩子学会爬行,父母当然喜不自胜,心想孩子什么时候会说话呢?等到孩子张嘴喊“妈妈”了,又盼着孩子赶快学会行走。宝贝好不容易能满屋子跑了,家长又担心起孩子说话的问题,“隔壁老王家的都能跟爸妈顶嘴了,我们这位小少爷怎么还是不开金口呐?”

 


家长总有操不完的心,反观孩子倒是悠然自得,一步一步走得相当扎实。父母生怕孩子从根本就落后于同龄人,于是给孩子各方面的发育加料,3岁就开始上双语课程的家庭比比皆是。但是,中文学习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孩子能接受第二语种的灌输吗?

事实上,近些年我国学龄前儿童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概率正在增高,尤其是南方某些地区要比国际平均值高上2-3个百分点。其中的原因仍不确定,不过小编认为倒是跟方言和过早的双语教育有关。

啥叫语言发育迟缓?用大白话说,就是到了该说话的年纪却不会说,或者听不懂别人的语言。正常儿童1岁时就应该开口说话,最晚也不会超过18月龄,有些孩子2岁时仍旧不会说话,或者能说的语言很少,达不到年龄标准。这就是语言发育迟缓无疑了。

 


“说话有早晚”是句半对半错的话,不加上时间限制无异于给语言发育迟缓开绿灯。一般是以6个月为底线,超过同龄人说话时间6个月仍未开口就要陪同孩子去医院做检查了,毕竟能造成语迟的原因中,生理异常因素占据了大多数案例。

当然,后天环境因素也是发生语言发育迟缓的元凶之一。后天因素更加不被我们注意,也许是习以为常的一个习惯,也许是遵循多年的传统理念。大多数时候,我们长辈们的很多育儿方法其实是错误的,只是因为科学育儿观还未全面普及,致使我们并不能跳出这个怪圈。

父母可以先看看生活中有没有以下几项,瞧瞧自己是在哪一点上做得不到位,或者孩子在哪一项上吃亏了:

构音器官是否出现异常;

听力系统(即耳朵)功能是否健全;

语言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健康;

语言环境(成长和教育)是否足够良好;

是否有曾经语言发育迟缓的亲属。

如果家庭或孩子有以上6点中的一项,即使没有出现语迟,也要警惕到了那个时期出现的可能。

 


“两岁不说话正常,我妈说我小时候也是快两岁了才说话,现在不照样生龙活虎的。”

“按照你的意思来说,每个孩子都有语言发育迟缓的可能了?”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从理论上说,即使父母再三注意孩子的成长环境,也难免会在某个方面漏判或忽视,谁都有可能发生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另外,能被称作语言发育迟缓,说话语言问题已经严重到一个高度了,能自愈的案例少之又少。

我们不能把个例当作普遍会发生的情况来探讨,毕竟绝大多数语迟孩子都是不可能自行康复的。没有语言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帮助,孩子哪里能迎来健康的那一天呢?

官方抖音

官方抖音账号

微信公众号

杨清语语言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