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清语社区>>新闻中心>>专家答疑 >>详情

口吃矫正的难点在于改变表达方式?不,有一点

我们总说成年人的世界复杂多变,不仅人与人的交流要小心翼翼,还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被他人抓住任何把柄。成人早已不似孩子一样单纯,在与人接触时都要结合对方的各种情况做一个人物描写,以提前设计好社交方式。

 

如果对方在生理上有些什么缺陷,那么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肯定不会太好,尤其是相当明显的外部畸形或是某些语言问题。就拿口吃来说,没人愿意染上口吃的毛病,也没人希望自己因为口吃而遭到他人各种不公平的待遇和取笑。

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多成人口吃者都是在幼时便沾染上口吃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而被耽误至成年。为何童年的问题被延误这么多年没有得到解决?想必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问。在我们看来,父母的选择是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源。

抛开家长的行为问题不提,儿童口吃者父母对口吃的认知倒是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口吃作为高发的儿童发育性问题,我们对它既熟悉又陌生。我们虽然知道口吃的外在表现是磕磕巴巴、停顿、重复的语言状态,但对孩子为何会形成口吃的原因却一无所知。

 

“想改掉口吃直接针对说话方式下手就行了。”“孩子说话能流利就行了,其他的我都不在乎。”一些家长对口吃的矫正抱着这样的态度,不得不说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口吃和其他语言障碍不同,它不仅和生理状况有关,还和儿童的心理和性格有极大的关系。

以如今的科学水平来说,心理和性格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至今仍是我们不甚了解的领域。虽然科学界和医学界对大脑的研究至今仍在持续,但脑部许多功能是如何运作的仍然处于空白,许多结论依旧是调研得出的结论。

口吃也是如此,我们都明白当人们的情绪过于愤怒、兴奋时多多少少会出现结巴的情况,但大脑是怎样给构音器官下达命令的却仍是未知数。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暂时性的口吃不会持续,当情绪稳定时口吃自然会消失。可是,心理和性格的变化与口吃的关系却不是这么简单。

 

口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单纯的语言问题,和生理器官的病变关系并不大。虽然也有不少案例显示语言中枢异变对语言状态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绝大多数口吃症状却是和语言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说得明白一点,如果孩子周围有口吃者或者监护人的教育方法不当,口吃便极有可能找上孩子。

口吃错误的语言状态在矫正师看来并不难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课程和家庭训练就能解决,问题在于如何再次提起已经对社交场景产生恐惧的孩子的语言兴趣。

作为上班族,我们每天要和同事、领导、客户和合作伙伴说很多很多话,以至于下班回到家累得一句话也不想说。可5岁以下的孩子不一样,他们正处于对说话的兴趣最为浓厚的阶段,父母想让他们安静一些都很难。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出现口吃问题,无异于把正在发芽的幼苗强行拔掉,也好像凉水浇头一般难受。本来活泼好动的孩子好像被某样东西噎住一样,话到嘴边却不能很好地表达,心理和性格难免会想着负面方向扭曲,这一点是很多父母没有发现的。

官方抖音

官方抖音账号

微信公众号

杨清语语言培训中心